发帖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0
首页学习六经伤寒舌象辩证教程

六经伤寒舌象辩证教程

77soAAAA
注册会员

66

主题

0

回帖

66

积分

注册会员

积分
66
QQ
学习 0 昨天 20:27
课程简介
这套课程详细解析了伤寒舌象的辩证方法,并提供了广泛的中医学习资源,帮助学员快速掌握诊断技巧,是中医学习者的宝贵资源。
六经伤寒舌象辩证教程主要围绕六经病(太阳病、阳明病、少阳病、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 )中舌象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展开,通过分析舌象来辅助诊断病情,以下是其可能涵盖的具体内容:

  • 太阳病舌象辩证
    • 表证阶段舌象:风寒表证时,舌质淡红或略暗,舌苔薄白(伤寒)或薄白滑(中风),舌面湿润,边尖无明显变化;若患者素有血热,苔虽微白,但舌色反红。太阳表证初起,舌多无苔而润,或即便有苔,也是微白而薄,甚或苔色淡白。
    • 传变后舌象:若传入膀胱腑,膀胱蓄溺时,苔多纯白而厚,但不干糙;膀胱蓄热时,苔多白兼微黄,薄而润滑。观察舌象变化对判断太阳病是否传变有重要意义,如太阴病舌由白滑转灰黑,提示可能向少阴发展 。
  • 阳明病舌象辩证
    • 典型舌象及对应症状:阳明病多为里热实证,常见舌红苔黄燥,提示体内燥热偏盛,被称为 “石膏舌 / 大黄舌”。若患者舌燥口渴,伴有腹部胀满疼痛、大便不通等症状,舌红苔黄燥,可能需用大承气汤。
    • 经证与腑证舌象差别:阳明经证时,舌质红,苔黄厚燥,患者多表现为高热、大汗、口渴,但腹部症状相对不明显;阳明腑证的舌象更为严重,舌质红,有芒刺,苔黄厚干燥程度更甚,甚至苔焦黑燥裂,患者除高热、口渴外,还有明显的腹部胀满、疼痛、便秘等症状。
  • 少阳病舌象辩证:少阳病邪居半表半里,舌象表现为舌淡红或舌尖红,苔白,脉弦或弦细 。在正邪分争证中,舌偏红,苔多薄腻,或黄或白;少阳经热证时,舌偏红苔薄黄;少阳热利证,舌红、苔薄黄少津;少阳发黄证,舌偏红,苔薄黄。
  • 其他三阴病舌象辩证(推测):虽未详细提及太阴病、少阴病、厥阴病的舌象辩证内容,但结合六经辨证体系,太阴病多与脾胃虚寒有关,可能表现为舌淡苔白腻等;少阴病涉及心肾,寒化证可能舌淡胖苔白滑,热化证可能舌红少苔;厥阴病为阴阳错杂证,舌象可能也较为复杂,需综合判断 。
课程下载:
[color=var(--focus-color)]https://pan.quark.cn/s/6449af0cb840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
高级模式
返回